膠東在線10月1日訊(記者 鄔勇)9月30日,“非遺新潮 海韻煙臺”2024煙臺非遺文化生活周在煙臺濱海廣場開幕,煙臺剪紙省級代表性傳承人、文化學者李強,福山大面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權福健,膠東花餑餑習俗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于志娜,煙臺剪紙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梁巧艷,魯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文國際教育系學生、來自俄羅斯的蘭塔提,煙臺鲅魚水餃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鲅嫂徐巧玉等6人入選首批“煙臺非遺傳播大使”。
煙臺剪紙,當屬“非遺中國”的一顆璀璨明珠。“40余年的收藏、保護與研究,是漫長的尋根之旅。如今,在煙臺剪紙博物館,收藏了煙臺13個縣市區元代至建國初期的原生態剪紙近三十萬件,這就是剪不斷的中國之美 。”館長李強說。梁巧艷的剪紙作品不僅涵蓋了傳統民俗、歷史故事等多個門類,還融入了現代審美元素,展現了剪紙藝術的時代魅力。“從‘寅虎窗花’亮相央視虎年春晚,到攜手奈蔻女裝共繪《剪映新程》,剪紙表達了我對話新時代的理念,就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入創意設計,用剪紙講好煙臺故事。”梁巧艷說。
煙臺歷史悠久,仙道文化、紅色文化、開埠文化、海洋文化源遠流長,是全國少數擁有兩個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。走在千里仙境海岸線,不但可以領略煙臺山、蓬萊閣、養馬島、長島等美景,還能吃到海鮮美食——鲅魚水餃。“黃渤海水域長大的鲅魚口感好,做出的餃子鮮美。煙臺的鲅魚水餃就像山東人豪邁、厚道的氣質,以大出名,大的有8斤重,小的也巴掌大。”徐巧玉說。
在“仙境海岸·品重煙臺”,魯菜傳統美食——福山大面,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,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地方特色。權福健在傳統福山大面的基礎上加以創新,與傳統文化相結合,以“面藝”表演形式推出《面道》。他說,“如何把歷經幾百年的福山大面,打造成“中國魯菜之鄉”的美食品牌?我的秘訣是守正創新。”與福山大面一樣,“蒸蒸日上”的藝術品——膠東花餑餑同樣滋養著煙臺人的精氣神。于志娜說,“從注冊‘膠東小媳婦’商標,我開啟了非遺傳承之路。在煙臺,花餑餑幾乎貫穿了我們一生中所有重要時刻,我也希望,每個人都能愛上這種老手藝,讓它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。”
在全球化的浪潮中,非遺傳承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,傳統與現代的橋梁,它不僅幫助我們建立起對自己文化根源的認同感和自豪感,還增進了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。2017年,蘭塔提來到中國,開啟了非遺之旅:剪紙、面塑、手作香、漆扇、茶藝,她還迷上了中國功夫,學了三年太極扇,現在她在中國讀研究生。“我是俄羅斯留學生蘭塔提,跟我一起傳播煙臺非遺。”